#历史搜索
清除历史
06-11

2013

南京军区第十一届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发布者:欧蒙
浏览量:9702

       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组织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超声诊断科等多个科室所参与的“检验与临床”学术沟通研讨会,于2013 年初在该医院门诊9 楼临床中心实验科会议室召开。本次讨论会由欧蒙(中国)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会议以“炎症性肠病基础与临床”为主题,并就成立“炎症性肠病科研协作组”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是一种特发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该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具体类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我国的IBD 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根据文献报道,2000 年后,该病在中国的年均发病率增长了近4 倍。由于IB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因而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时,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发病和病程涉及多学科,需要包括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和实验诊断科医师的重视与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做到尽早明确的规范化诊治。

       此次会议由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唐家琪研究员主持。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黎介寿院士首先就《克罗恩病研究现状——基础与临床面临诸多挑战》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为契机开展临床多学科的科研协作,成立全院式的“炎症性肠病科研协作组”,为攻克“炎症性肠病”这一世界性难题,并将其诊治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努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与荣副院长到会并作了讲话,指出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临床需要有基础研究的配合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高,并肯定了在医院成立“炎症性肠病”科研攻关协作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做大做强。普通外科研究所朱维铭教授就《克罗恩病诊治进展》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指出“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对UC 患者回肠袋- 直肠吻合术(IPA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预测作用”等重要的指标临床应用知识点,并就南京军区总医院有关“克罗恩病诊治”在同行领域中所处地位,以及今后需要优先工作的方向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临床中心实验科李晓军主任从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角度出发,就寻找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等《炎性肠病生物标记物》指标做血清学诊断,讲解例如“抗胰腺滤泡抗体(PAb)与CD 的起病年龄及肠外表现相关”等学术内容,以及怎样为临床提供科研协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超声诊断科杨斌主任、检验科汪俊军主任、消化内科汪芳裕主任、路又可主任,临床中心实验科李芳秋主任、虞伟主任,以及来自相关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研究生等共计70 余人。

       与会者就如何充分利用普通外科良好的病例资源与学术影响力、检验医学研究所科研实验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开展全院临床多学科的科研协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在讨论中,消化科主任提出,由于鉴别诊断肠结核和克罗恩病很重要,建议临床中心实验科把相关指标做成套餐。普通外科研究所朱教授提出,由于炎症性肠病终末期治疗需手术治疗,建议消化科针对肠炎等轻患者做血清学检测以对炎症性肠病做出早期诊断。在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中,与会专家取得了诸多共识。本次会议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加深了各科室对该病的认识,开拓了临床科室特别是消化科和普通外科对炎症性肠病诊疗技术的应用思路,在提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基础上进而造福广大患者。